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考改革“两考合一” 如何保障所有孩子的利益
2016-10-14
中国妇女报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披露了中招改革的具体细节: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科目改为语、数、外、体育加选考科目,即“4+x”;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由此拉开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幕。

  中考招生新政有哪些

  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中考招生制度较之以前有两大变化:一是考试的改变,二是录取的改变。

  考试的改变在于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名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考试具有双重功能。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考试的科目也由原来固定的语、数、英、物、化、体6门课,改为“全科开考”,即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但是,“全科开考”,并不意味着学生所学的科目的成绩全部计入高中录取计分中,而是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在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体育4科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其他剩余科目中可以任选几门课程。各地还可以按照“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自行确定纳入录取计分的科目数量。在考试内容上,侧重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部分。没选择的科目也“要学”、“要考”,且达到“合格”。

  高中录取的改变在于不以分数作为高中招生的唯一依据,引入评价机制,即“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唯分数论。

  根据《指导意见》,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内容。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使用。在结果使用上,放权给学校,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同时,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也将继续完善,将给予部分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据悉,此项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实现新的高中招考模式。

  “全科开考”是否增加负担

  改革后,“两考合一”,备考的次数少了,确实能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这在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空闲时间,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而且,将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能有效避免学生“宅”在题海中、电脑里。

  但部分家长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以往的初中毕业考试,内容很简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优”的水平;而中考因为具有招生选拔功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两考合一”后,难度势必会有所降低,高分段学生会明显增多,表面看来皆大欢喜,可是,考试的区分度下降了。分“毛了”,每一分就显得更加珍贵,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将如何挑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在升学中起作用,这其中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网友“蓝天白云”认为,尽管“两考合一”减少了学生参加考试的次数,但由于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学生必须参加所有十几个科目的考试,正所谓“全科开考”可以选择的只是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科目外的其他“录取计分科目”,没有选择的科目也不能“不学”“不考”。“录取计分科目”与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例如,按照北京市教委前不久下发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改革后,北京中考生要参加9门课的考试,最后计入总成绩的有7门课程。比目前还多了一门,如此看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不是更重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