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备战体育中考端正心态 避开应试心理
2011-04-26

  体育进入中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然而,现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待体育中考的态度是考什么练什么,平时不训练,考前进行突击训练……

  改变态度先“育”思想

  合肥50中政教处副主任齐丰收认为学生不够重视体育锻炼表现在,学生饮食习惯不科学,没有正确合理的营养观;家长期望值过高,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不足;家长及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妨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建立;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有限,场地设施匮乏,教师受限制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体育活动抓得不实,效果不好;周末体育活动的荒废等。

  合肥市168中学邹蓉梅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中小学生进行运动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学校和家长的手里,学生主动健身的意识和选择健身形式的自主权比较缺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身时间不充足,也不自主;学生的健身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考什么练什么,学生身体素质有发展和提高,但不全面;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对目前的健身内容兴趣不够浓厚,影响健身效果。

  合肥市裕溪路学校张剑老师认为,体质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强壮,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勇于竞争,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对待生活、工作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体育工作的本质目的。

  端正心态再“炼”身体

  包河区体育教研员吴小明觉得,体育中考项目涵盖了跑、跳、投,对学生的上肢、下肢均有测试。这就要求学校对于体育活动,除了足够重视外,还要多开展集体活动,尤其是普及型较强、容易操作的项目。有的学校受场地所限,很多活动不能开展,那么就要因地制宜,开展一些不受场地所限,学生又感兴趣的活动。小学多开展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初中、高中则多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有利的体育活动。

  齐丰收认为,体育列入中考并且占总分的百分之五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了学生体质。体育中考给学校,尤其是给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带来了活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比文化知识的学习还重要。让素质教育回归本义,关键的一步是把孩子应该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卓有成效的体育工作切实带动素质教育走向成功。

  措施得当避免“应试”

  邹蓉梅建议,将来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应更加多样化,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带动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运动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其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高运动素质,从而使目前的“应试体育课”状况得到减轻,让属于学生的体育课堂重新回归到体育课程目标上来,实现“健康第一”的课堂教学。

  齐丰收则强调,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需要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和生活负担加重,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应对。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运动,看起来只是强健了体魄,灵活了肢体,跟智力水平的发展没什么关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行为迟钝的人很难学习超群,因为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与肢体的灵活性是相联系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障骨、脑细胞充分的营养,有助于文化课的学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